随着2013年我国语文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出台,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纷纷关注这一新的评价体系。本文将从大纲、内容解析以及实际写作技巧等方面,详细阐述如何应对这一变化,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作文。
让我们来看一下大纲的具体内容:
一、引言
二、大纲解读及重要性
三、新课标高考作文的特点分析
四、应对策略及写作技巧
五、实例分析与总结
一、引言
2013年语文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高考作文评价体系的重大改革。这一新课标的实施,不仅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。因此,了解新课标的核心要点,掌握其背后的理念,显得尤为重要。
二、大纲解读及重要性
2013年语文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、强调个性化表达、突出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等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解读,可以看出,新课标更加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,而不仅仅是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。
三、新课标高考作文的特点分析
新课标高考作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:
1.注重思辨性和逻辑性:新课标强调考生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,能够在文章中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。
2.提倡个性表达:鼓励考生展现独特的思想和见解,避免千篇一律的模板化作文。
3.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:作文题目通常与当下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密切相关,要求考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。
四、应对策略及写作技巧
面对新课标的高考作文,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准备:
1.提升思维品质: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,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。同时,可以通过参加辩论赛、讨论会等活动,锻炼口头表达能力。
2.注重个性化表达:在写作过程中,要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,避免盲目追求高分模板。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尝试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。
3.关注社会热点: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,积累素材,提高自己的时政素养。同时,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,形成自己的见解。
五、实例分析与总结
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如何应用上述策略。例如,某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“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兴起”。针对这样一个题目,考生可以先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入手,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。在论证过程中,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观点或数据来增强说服力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,使文章具有深度和广度。
2013年语文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实施,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只有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核心要点,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写作技巧,才能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。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,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推荐阅读》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» 2013年语文新课标高考作文(2013年高考作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