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文章大纲提炼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二卷。首先阐述其命题特点,体现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引导;接着探讨该作文题对于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,包括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;最后强调其在教育导向上的重要作用,激励学生关注社会并培养家国情怀。 二、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二卷的命题特点
2018年的高考作文全国二卷以“幸存者偏差”为素材,要求考生围绕对“二战”期间战机幸存归来后的处理这一案例,分析其中所反映出的人们的认知误区。这一命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。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常常面临海量的数据和各种看似正确的结论。就像在生活中,我们往往只看到那些成功的创业者风光无限,却忽视了大量创业失败的案例。这与作文题中的战机事件如出一辙,提醒着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不被表象所迷惑。
三、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深度考查
此作文题着重考查了考生的批判性思维。考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理解上,而需要深入剖析“幸存者偏差”这一概念背后隐藏的逻辑漏洞。例如,在社会科学研究中,如果只参考成功样本而忽略失败样本,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片面的。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质疑常规思维的能力,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。
同时,也考查了创新思维。考生要在理解和批判的基础上,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。不能人云亦云,要有突破常规的勇气。比如,针对“幸存者偏差”,有的考生可能会联想到大数据时代的精准营销中类似的现象,并提出如何避免这种认知偏差对企业决策的影响,展现出创新的思考维度。
四、在教育导向上的重要意义
从教育角度来看,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二卷有着深远的导向作用。它鼓励学生走出书本,关注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。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,更是为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。
而且,该作文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。当考生意识到“幸存者偏差”可能在不同领域导致严重后果时,会明白个人的发展与国家、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只有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,才能在未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,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。
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二卷无论是在命题内容、思维考查还是教育导向方面,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,它是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对当时的考生以及后来的教育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启发。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»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二卷(18年高考二卷作文)